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2021年8月25日,郑哲敏院士在北京逝世。六十多年前,他曾在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工作。

       郑哲敏(1924.10.2-2021.8.25),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24年,郑哲敏出生于山东济南。生逢乱世的他,一直有一个“富国强民”的梦。194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便远渡重洋,留美深造。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经历了几番波折,1955年,郑哲敏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1955年郑哲敏离美绕道欧洲回国前

 

       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国家的需要,郑哲敏在钱学森的建议下,开始了爆炸力学的研究之路。1958年,郑哲敏便带领团队开始进行爆炸成型研究。

       在北京市区内,爆炸实验所需的条件不能满足,所以决定在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建立爆炸力学试验场。郑哲敏和他带领的团队在此继续工作。

 

1960年在怀柔开展爆炸成型试验

 

       经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模型实验所应依据的几何相似律以及能量准则,并设计了一整套确定成型工艺参数和条件的试验方法。这对于生产火箭特殊部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视察爆炸成型试验

 

利用爆炸成型研制成功的拉瓦尔喷管的模型

 

       1964年,郑哲敏接受了与核爆试验相关的任务。为配合任务的顺利完成,他在基地的爆炸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而今的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遗址,就是当年的试验场。它是根据郭永怀的指示,在郑哲敏领导下进行空中爆炸激波及其马赫反射模拟实验的场地。

 

1956年郭永怀与郑哲敏亲切交流

 

空中爆炸激波及其马赫反射模拟实验物品

 

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爆炸平台

 

       五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实验场早已变成了历史遗迹。2019年,以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为契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启动了二期建设,开发了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遗址。

 

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遗址简介及入口场景

 

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观测室

 

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警卫室

 

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火炸药雷

 

空气中爆炸激波实验场火炸药雷管库

 

       如今,这位驯服“爆炸”的院士走了,而他奋斗一生“富国强民”的梦,却留给了我们。昔日他曾工作过的这片土地,早已变成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一部分,而在这里的学子,将追逐着先辈的梦,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