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引言 时代的使命,社会发展的需要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命运。

 

于敏

 

201519日上午,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两弹一星”元勋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尘封的,隐姓埋名的历史。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之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于敏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习近平给于敏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611月份的一天,钱三强把于敏叫到他的办公室,非常严肃和秘密地告诉他,希望他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时年34岁、已经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开创性地辛勤耕耘了近10年并做出了出色成绩的于敏,做梦也没有想到领导会让他参加氢弹理论研究工作。当时我国正处于天灾人祸之期,苏联撤走专家,国民经济也非常困难,中央仍下定决心要搞原子弹和氢弹。于敏深知这件事的重要性,面对这样重要的题目,他没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也就可以自慰了。”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以后,于敏毅然决然服从了组织上的决定,他下定决心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好,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这是多么朴素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当时他曾想,等突破氢弹原理,我国自己有了氢弹以后,再回去搞基础科学研究。但是,世事难料,光阴荏苒,事不由人,一干就是40年,他的一生都从事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了。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本来就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长年奔波。从此,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1988年于敏才被正式解封,他的妻子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那段隐姓埋名近30年的时光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氢弹之父

 

在中国的核武器专业领域,鲜为人知的于敏和邓稼先起名。堪称中国“氢弹之父”氢弹的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加之当时工作条件简陋,于敏的研究工困难很大。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带领研究团队,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胜利。在上海华东计算研究所,他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他立即给邓稼先打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经过“百日会战”,于敏率领的团队完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一套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后来被人们成为“于敏构型”,它比美国的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更加科学。

 

邓稼先和于敏(左图)、国产第一枚氢弹全比例模型(右图)

 

     我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成功研制,共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创造了世界记录。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用来四年零三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1967617日,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而且我国的第一颗氢弹,是真正的氢弹,而不是一个装置。因为装置不是武器,只是为了做实验而用的。试爆时使用的是重1吨的空投氢弹,其威力(当量)达到330万吨TNT。氢弹试爆成功的消息传出,震惊全世界!

 

呕心沥血为科研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于敏参加了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在那次空爆热试验中,他身体虚弱,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即使这样,他也硬是坚持到试验圆满结束才休息。

1970年.于敏所在的单位搬迁至四川,患有胃病的于敏在走走停停的路上十分难受。工作的基地条件也非常差,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直到1971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于敏

 

不是“土”,而是自力更生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其实,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都放弃了。他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其它都是国产的……当然要留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再给国家做点事,但不要到落叶归根时才回来,应该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回来。” 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不过,对此于敏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如今,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从小就爱看的京剧。

《三国演义》中他喜欢这一段:“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他说,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纪念馆讲解员 冷艳宏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