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2016年3月21日,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在喜迎首个“中国航天日”的日子里,人们会自豪地想到,构思、孕育、诞生于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带着它那独特的设计、向全球播放的《东方红》乐,飞上太空已经46个春秋了。

中国科学院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相关的工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58—1964年为“581”任务时期,主要是构思、预研、练兵、打基础,科学家们和院党组提出的卫星计划获中央赞同并拨专款支持,后因国家经济困难适当调整;1965—1968年为“651”任务时期,中央专委下达命令,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工程总体设计和技术落实以及卫星本体的研制和地面测控系统的组建等相关工作;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冲击下,我院的卫星任务机构和科研队伍成建制地移交国防科委,成立空间技术研究院(即航天五院)。此后在各型卫星研制工作中,中国科学院有关各所仍继续承担协作配套任务,并开展卫星应用研究。

 

为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宣传部以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为平台精心筹备了本次“中国科学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知识宣传活动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作为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早期科研成果展览馆,展示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脉络,展出了一些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的故事。该纪念馆记录着科学院人对历史使命的担当,汇聚着科学院人的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它是科学院的历史与贡献的传承。自纪念馆2015年9月12日开馆,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反响强烈。

 

 

 

纪念馆的历史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据此指示精神,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拟定卫星规划,成立“581”任务组。考虑到火箭推力对卫星发展的制约,力学所所长钱学森主张中国科学院研制高能燃料。为进行高能燃料的合成、燃烧等研究试验和相应的火箭发动机研制试车,受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和钱学森的委托,朱兆祥先生在北京市副市长的陪同下乘坐直升机来到怀柔选址,由我院力学所和化学所联合创建试验基地。出于保密原因,当时对外称为“北京矿业学校”。整个基地有S1、S2、S3实验区及相关工作区组成,于1960年10月正式开展工作。1960年,怀柔基地投入使用后,开始进行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和试制工作,1964年11月,在液氢液氧火箭燃烧室试车台上首次点火成功,这是一项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创新的工作,是中国首次进行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于2013年9月3日视察此地时提议修建,以纪念中国科学院对“两弹一星”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由白院长提名,在S2实验区上的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废弃实验室上修建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永久的历史课堂

本次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航天日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4·24日上午八点开始就有很多参观者踏上了“上山之路”,他们为了心中的敬仰,早早起床,步行上山。从早上八点半开馆到下午五点闭馆,4·24“中国航天日”这天,纪念馆先后迎来了800余人的参观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老师、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活动的高校教师、“两岸四地交流会”各高校学生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以及其他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参观者对于科学家们以及“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都表示出了赞叹、敬佩,同时深受鼓舞。“4·24中国航天日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开放日”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极具年代感的标语还清晰地留在墙上,正如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永远留在你我心中。在“两弹一星”研制的峥嵘岁月里,中国科学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有效支撑了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

   长城脚下、雁栖湖畔——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被群山茂林包裹着,这里曾见证中国国防事业的起步,这里沉淀了老一辈科学家的青春与梦想,这里述说着科学院人的执着与坚强。

   如今这个曾不为人知的地方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矗立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讲述着科学家们的故事,守望科学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