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纪念“两弹一星”表彰20周年(第九期)
- 作者: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日期:2019年10月12日
整理者按: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次盛会,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世纪表彰大会,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史册之上。恰逢盛会举办20周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推送《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系列,系统梳理其中17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元勋生平和事迹,望全校师生都能够学习和发扬他们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努力拼搏,珍惜和平,以所学知识为科技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
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使我恪守终身。……为科学求真理,为技术进步,为建设祖国,都是为人民服务。
——陈芳允
陈芳允
陈芳允(1916—2000),浙江黄岩人,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中科院上海分院、物理所等单位工作。研究提出卫星轨道参数;研制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为首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和控制作出重大贡献;制定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863计划首倡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芳允生于浙江台州黄岩,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毕业,先后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成都无线电厂工作。1945年初,陈芳允考取英国工业协会的留学名额,到伦敦A. C. Cossor无线电厂的研究室工作,后进入曼彻斯特的雷达工厂,参与海洋雷达的研制。
新中国成立后,陈芳允任中科院生理生化研究所技正,并当选上海分院工会主席。1953年调入北京,主持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的筹备。1954年组建成物理研究所电子研究室。1956年正式成立电子学研究所,以电子学和远程雷达配套元件为主要方向,兼顾原子能实验的电子设备仪器的研制工作。
他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航天测控创新发展之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他就率先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普勒频率测量,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这个方法随后也成为我国卫星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国内领先研究毫微秒脉冲技术,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机载单脉冲雷达,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跟踪测量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全面参加了系统设计和建设工作。他提出和设计了发射我国通信卫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新方案,并负责这一系统的研制和星-地技术协调工作,为建设我国卫星测控网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芳允早期从事雷达工作时,就注意到定位导航问题的重要性。在他参加空间工作之后一直希望利用卫星对地面上运动物进行定位和导航。他详细研究了美国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认为该系统对于军事应用虽有一定的优点,但用作全球、全时间工作,需要的卫星数目太多(18颗以上),极不经济。1983年他和刘志逵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经过计算发现,如果地球上用户高度已知,则用两颗卫星测出它们本身到用户的距离就可以准确地求得用户的位置。这个系统后来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得到我国测绘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在测量通信总体所和机械电子工业部等单位的相互配合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989年利用我国自己的两颗通信卫星进行了演示试验,获得十分满意的结果。这个系统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报文通信和标准时间发播,用户和中心站的时间同步精度可达20纳秒或更好。
一直以来,陈芳允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位善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科学家。他对工作是高标准,对生活却是低标准。头发长了,他从来不去理发店。他说:“去理发店太费时间,不是理发师傅等你,就是你等理发师傅,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结果还未必满意。”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练出了一手绝活儿——自己给自己理发。陈芳允的另一招是自己给自己缝补衣服。由于他的祖父是有名的裁缝,所以他从小便与针线打上了交道。就是在81岁高龄,一旦衣服烂了需要缝补,只凭一种感觉和经验,他仍能将手中细细的线轻松地穿进那个小小的针眼。
陈芳允的一生,是追求科学、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一生,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并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生。他崇高的革命理想,优秀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所展现的一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高尚风范,也终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