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纪念“两弹一星”表彰20周年(第八期)
- 作者: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日期:2019年10月12日
整理者按: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次盛会,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世纪表彰大会,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史册之上。恰逢盛会举办20周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推送《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系列,系统梳理其中17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元勋生平和事迹,望全校师生都能够学习和发扬他们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努力拼搏,珍惜和平,以所学知识为科技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我更愿意自己属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0岁以前,我是根“链条”,被“挂”上了多项任务。每项任务我都超额完成了,堪称是优质“链条人”了!
——吴自良
吴自良
吴自良(1917-2008),浙江浦江人,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等单位工作。领导完成特种电阻丝研制;主持研制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原子能工业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一度陷入瓶颈。其中使用气体扩散法浓缩铀-235的分离膜技术,被苏联人称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拒绝向中国提供。经过综合考量,1961年冶金所联合院内外其他单位成立第十研究室,由时任上海冶金所副所长吴自良兼任室主任,专门负责甲种分离膜的研制,即“真空阀门”任务。
作为研究室的主任,吴自良带着所有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逢年过节也不休息。3年多的时间里,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实验室,全程跟进各组的工作进展。有一次,二机部领导来研究室检查工作,发现实验室里竟然挂着一个鸟笼,就问:“你们搞保密研究,怎么还养鸟?”研究人员回答说:“我们工作中的粉尘和气体都是很毒的,我们这是鸟笼报警器。”这使前来检查工作的领导颇为感动。1963年,甲种分离膜基本研制成功,之后吴自良等人将成果送到了原子能所,会同原子能所进行实验验证。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腾空升起了一朵铀“蘑菇云”,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在完成国家交付的这项艰巨任务后,吴自良和同事们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文革后期,吴自良重返科研岗位后,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开展集成电路单项工艺和硅材料品质因素的研究,在他的倡导推动、组织安排和具体指导下,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迅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有改善硅片表面质量的“SiO2 胶体抛光工艺”,有提高直拉硅单晶氧含量测定精确度的“9微米红外吸收法测定硅单晶中氧含量的定标曲线”,以及降低直拉硅单晶中重金属杂质含量,显著提高其电学性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硅单晶的氧本征吸杂研究”等,分别获得中科院和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
80年代中后期,临界温度在液氮温度以上的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在全世界掀起了“高温超导热”。考虑到这种新材料在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吴自良虽已年逾古稀,仍满腔热情地投入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他广泛地收集资料,及时掌握研究动向,出主意,提方案,指导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特别是最有希望在实际上得到应用的薄膜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工作以及氧在高温超导材料中扩散行为的研究。
后来,吴自良在回忆文章《‘链条人’日记》中写到:“80岁以前,我是根‘链条’,被‘挂’上了多项任务。每项任务我都超额完成了,堪称是优质‘链条人’了!”他在回忆研制“甲种分离膜”那段经历时写到:“毛主席当年找来了科学元帅聂荣臻,亲自布置了要制成原子弹的任务,当时这个任务叫‘两弹一箭’。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口袋里装满了完成这个大工程的各个‘链条’。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链条’人光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