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编者按:19704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3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在第四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档案馆/校史馆推出《史料的见证》纪念活动,组织编研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系列文章,激发莘莘学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投身科教事业,以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

史料的见证

——纪念中国航天日之《十七号工地的那些事儿》

19641016日,我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在这背后蕴藏了大量的人才以及各大机构的辛勤付出,十七号工地就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验基地。上千名来自国内四面八方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十七号工地工作过,而中国科学院也为该基地提供了重要的科研与教学力量,其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陈能宽等科学家都曾亲历现场指导并直接参与十七号工地的实验任务,他们严谨的科学作风值得我们敬佩。本文从区位、环境、住宿、饮食等角度对十七号工地的由来以及其情况进行解读,旨在还原“两弹一星”历史,宣扬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朴素精神,同时激励新时代青年人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不畏艰苦、牢记使命。

 

奉命危难间 且道是曾经

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用于援助中国的人才以及设备,中国被迫开始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苏联的撤军激起了我国科学家的一腔爱国热情,然而大家还是不得不面对国内原子弹研究方面一穷二白的困境。值得庆幸的是,大家并没有因现状的窘迫而畏惧,而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心气高昂,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逐渐掌握了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本文所介绍的十七号工地就是研制原子弹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验场地,在这里诞生了第一颗原子弹的雏形。“爆轰”是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十七号工地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第一个爆轰试验场。该场地始建于19602月,并且于同年421日打响了第一炮,一直使用至1964年初,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军民一条心 怀来续旧情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中苏关系破裂前夕,当我国科学家发现苏联方面有毁约的意图时,宋任穷部长提出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需要继续催促苏联按《国防新技术协定》提供样品和技术资料,另一方面以培训为理由建设一个小型的爆轰试验场。当时对试验场地的选址有两个要求:第一,为了满足保密要求,场地需要相对比较隐蔽;第二就是希望离北京九所近一点,方便科研人员的随时往来与交流。在1959年冬,李觉、郭英会两位局长通过四处打听,最终了解到在河北怀来官厅水库附近的工程兵有一个靶场,在陈士榘上将的通力配合下,决定将试验场地定在了这里。

科研路漫漫 砥砺向前进

虽然十七号工地在选址时考虑到距离北京九所不能太远,但是碍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两地之间的路途还是非常遥远且存在诸多不便。当时北京九所汽车也非常少,科研人员除了有时可以坐上从北京到十七号工地的大卡车之外,大部分人只能赶火车。如果坐卡车,车程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当时途经八达岭的路也较为危险,尤其是冬天下雪转弯时,大家都需要从车上下来,等过了弯道再上车。坐卡车相对节约时间,但坐火车就相对很慢,一般从早上出发,一直到下午六点多才能到达终点。从北京九所出发的话,一般先坐公交或者搭人力三轮车到达西直门车站,然后坐火车到达东花园站。从东花园站下来之后,一般会有专车来接,而如果没有车的话,也只能徒步一二十里路前往十七号工地。十七号工地的车是苏联嘎斯车,冬天经常抛锚,大家下车推车的时候还顺便编了个顺口溜:“一去二三里,停车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从顺口溜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当时条件的艰苦,但也能感受到科学家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因为这一切都抵不过科学家们的爱国热情。当时科学家们坐火车往返的时候,每次经过青龙桥站都会看到詹天佑的像,每次看到之后心中都会激起浓浓的爱国情。不管寒冬酷暑,他们都不畏艰苦,一往无前,带着一腔热情往来于北京和十七号工地之间,这种执着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敬佩。

 

十七号工地

疾风知劲草 寒冬托春心

除了路途遥远之外,当地的自然环境也十分恶劣。十七号工地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军都山和官厅水库之间,而怀来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末端,在张北高原大马群山、太行山余脉和北京军都山的三重山脉的挤压下,南北两端的群山之间呈现出“V”字型结构,形成了著名的大风口。夏季相对还好一点,一到冬季,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强势气流灌入“V”字形地带,在地势的挤压下形成了狭管效应,风速也将进一步加大。现在官厅水库周边已经修建了很多风力发电机组用于发电,而当时气候条件比现在还要恶劣许多。

营房打游击 通铺到天明

最可怕的不是雨雪天,而是简陋的住宿条件,部队在将靶场作为科研用地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住宿。一开始来十七号工地工作的人不算太多,科研人员往往是住临时的营房打游击,后来人多了之后就开始住帐篷,再到后来科研人员越来越多,部队就腾出了正式的营房用于科学家们居住。在住帐篷那段时间,帐篷里的床都是用木板钉成的大通铺。而由于人员较多,帐篷较少,为了尽可能地容纳更多的人,当时每一间帐篷都安排了两排床,每张床也仅仅只有80公分,晚上出去上个厕所回来可能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除了空间狭小之外,最困难的是在冬天,不仅冷而且风也大,在当时物资紧缺的背景下,并没有太多的棉被、棉衣,而且十七号工地并没有暖气,因此夜晚十分难熬。一直到1961年,科研人员们才从帐篷搬到了平房,后来就可以通过烧炉子取暖。虽然可以取暖了,但空间还是依然狭小,大家依旧互相挨着睡大通铺。

灾害减供应 纪律当先行

在环境恶劣、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三年自然灾害对当时的科研境况可以说更是雪上加霜。众所周知,我国在1960年至1962年之间国民经济出现了困境,食物供应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主副食都供应不上。在1960年上半年粮食还相对充裕一些,到下半年就开始定量供应了,工人每月34斤,技术人员每月28斤,后来又减到27斤,平均到每天也就89两之间,年轻人经常吃不饱,不少同志因此也患上了浮肿病。当时为了补充能量,科研人员们也是想尽了各种方法,包括挖老鼠洞找白薯、捡生黄豆以及到果园捡落下的果子吃。后来因为到果园捡果子吃,很多同志还被组织开会批评。可见当时科研队伍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是依然纪律严明,实属不易。

先辈坎坷路 吾辈须记紧

十七号工地完成了原子弹研制技术中重要的爆轰试验,在我国科研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也希望通过对十七号工地的介绍激励新一代青年人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奋斗精神,为建设美丽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谷才伟,任益民,孙维昌,侯艺兵等.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6-65224-250.

化英. 中国“天漠”家族——飞来的“迷你沙漠”[G]. 中国国家地理,2012(9)144-145.

李觉,雷荣天,李毅,李鹰翔等. 当代中国的核工业[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6.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