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史料的见证 ——纪念中国航天日之《中国科学院与“东方红一号”》
- 作者: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日期:2019年4月21日
编者按: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在第四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档案馆/校史馆推出《史料的见证》纪念活动,组织编研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系列文章,激发莘莘学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投身科教事业,以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人类星际旅行的嚆矢。伴随着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中国启动了卫星的预研工作。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019年,孕育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中国科学院即将迎来建院70周年的日子,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科学院与“东方红一号”的那段历史,铭记老一辈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一
1958年—1964年为581任务时期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力学所所长钱学森、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等建议开展中国的卫星研究工作。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7月—8月间,中国科学院成立“581组”,组织协调卫星和火箭探测任务,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581组紧张工作两个多月,通过与院内外军、民31个单位的大力协作,在10月的中国科学院跃进成果展览会保密馆展出了卫星和火箭的设计图和模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览会。
考虑到火箭推力对卫星发展的制约,钱学森主张科学院先行一步,研究高能燃料。为进行高能燃料的合成、组合、燃烧等研究试验和相应的火箭发动机研制试车,张劲夫、钱学森等乘民航飞机在北京选址,由力学所和化学所联合建立试验基地,即怀柔火箭试验基地(2015年,中国科学院对该基地原址进行改造,建成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现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后山位置)。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以赵九章为团长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70天的考察。代表团回国后,认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综合性极强的大工程,技术十分复杂,我国当时并不具备发射卫星的条件。赵九章等在总结报告中提出建议推迟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把力量转移到探空火箭上来。1959年1月21日,院党组传达邓小平指示:卫星明后年不放,与国力不相称。据此,581任务部署调整,提出“以探空火箭练兵,高空物理探测打基础,不断探索卫星发展方向,筹建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研究地面跟踪接收设备”的具体方针。
1959年10月上海机电设计院开始研制T-7型气象火箭的模型火箭T-7M,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南汇老港镇海边简陋的试验场首次发射成功。1960年9月13日,T-7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与此同时,自动化所、地球物理所等在火箭遥测系统、跟踪定轨系统、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等方面的研制取得长足进展。掌握了运载火箭及其各配套分系统后,上海机电设计院、地球物理所、生物物理所等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高空气象、物理、生物探测试验,取得了许多成果。
毛泽东视察上海机电设计院T—7M探空火箭
围绕气象、物理、生物等高空火箭探测的攻关目标,组织数、理、化、天、地、生、技术科学等多学科通力协作,科研、设计、工艺、制造、试验等多兵种联合作战,这在科学院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在院党组的统一领导和581任务方针的指导下,经过7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学院出色地完成了目标,同时锻炼成长了一支既有高度理论素养,又团结协作、能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的坚强队伍,积累了从总体设计、组织计划、实验条件建设、分系统协调、质量分析、调度指挥等一整套科技工程攻关的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在院领导和新技术局的安排下,各研究所还先期为下一步人造卫星上马开展了相应的准备和预研工作:调查、分析研究国外卫星和空间技术发展及应用动向;在轨道理论、卫星控制、卫星结构力学、热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扩充加强科学仪器厂,为下一步卫星任务的加工和总装、测试等创造条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了一系列有关空间科学技术的课程。
二
1965年—1968年为651任务时期
1964年,我国中程导弹再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12月三届人大会议期间,赵九章致信周恩来总理,提交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1965年1季度,周恩来批示科学院提出具体方案(651后来被定为卫星任务代号)。5月,中央专委决定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工程总体设计和技术抓总。7月,中国科学院向中央专委呈报卫星规划方案,就发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十年奋斗目标和发展步骤、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可供选择的3个方案、卫星轨道选择和地面观测网的建立、重要建议和措施等5个问题作了论述。8月,中央专委批准该规划方案,确定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科学院可先按此规划开展工作。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成立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公开名称“科学仪器设计院”,赵九章任院长,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方案设计等工作。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委委托,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论证会。会议确定第一颗卫星为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为发展我国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预警等各种应用卫星取得基本经验和设计数据。总体组何正华提出,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并在卫星上播放《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听到,该提议得到与会专家赞同。会议经过深入细致的论证,编写了第一颗卫星总体方案、本体方案、运载工具方面和地面观测方案等4个文件初稿以及27个专题论证材料共15万字左右。
651设计院“东方红一号”总体组由钱骥副院长领导,全组共11人。在581组多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总体组群策群力,反复论证,确定“东方红一号”各分系统的组成:《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结构、热控、能源和姿态测量等。为确保卫星产品质量,1967年1月总体组提出“东方红一号”研制工作分为模样、初样、试样和正样四个阶段。至1967年底各分系统的初样产品基本配套,卫星桌面联试工作准备就绪,初样阶段的研制工作接近完成。与此同时,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建设在各部门的配合和紧锣密鼓的工作中也相继完成。
中国科学院与国防部五院、四机部和全国许多部门、单位密切合作,至1968年初已基本完成中国第一颗卫星初样星的研制,地面观测系统的建设也初具规模,卫星研制、生产、试验和操作管理人员已锻炼形成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坚强队伍。
三
1968年—1970年为人造卫星抓总工作体制的大调整时期
1967年10月25日,毛泽东批准聂荣臻关于国防科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的报告。1968年2月,中国科学院把卫星工程和有关卫星研制的机构全部移交国防科委建立空间技术研究院,此后在各型卫星研制工作中,中国科学院有关各所仍继续承担协作配套任务,并开展卫星应用研究。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1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径约为1米,重量达173公斤,比苏联(83.6公斤)、美国(8.2公斤)、法国(38公斤)、日本(9.4公斤)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形式、卫星调控系统也都超过了他们第一颗卫星的水平。该卫星用无线电波发送《东方红》乐曲,是一颗听得到和看得见的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纪念,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如今,中国在人造地球卫星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到2011年,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并发射了11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包括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对地观测卫星、中继卫星等系列,中国的卫星技术已全面走向应用阶段。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回顾“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历程,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故事和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新时代,我们更应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攻坚克难,敢于创新,科技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史》第一卷,2003年8月。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志,1956-2010》,王柏懿主编。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