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5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06班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集体参观位于雁栖湖校区附近的“两弹一星”纪念馆。位于群山环绕下的纪念馆稍显偏远和荒凉,但其所承载的历史却无比厚重,她见证了中国原子弹,导弹及卫星从无到有,中国国防事业由弱变强。

  从国科大雁栖湖东校区出发,经三食堂,穿过桥底隧道,由图书馆门口,到二食堂后侧,取道北上,约三公里山路便到达我们期待已久的“两弹一星”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白春礼院长所题,刻在石壁上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整个建筑还保留着上世纪的风格,红砖绿瓦,虽矮小却给人种岿然不动的厚重感。

  纪念馆主要分为三个展厅,中科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厅、中科院早期学科历史展厅、中科院“两弹一星”历史人物展厅。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中科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厅,该展厅内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先是详细说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相关研究所及大学的成立时间与所做的贡献,而后又分别陈述了科学院在原子弹氢弹,导弹运载火箭及人造卫星事业中的具体工作和贡献,并陈列了许多在这些重要历史事件中所使用的重要工具,包括自制的计算器,万用表等,同时还原了怀柔火箭基地的风貌,展示人造卫星模型及卫星发射基地模型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展览,我们更加清楚得认识到发展“两弹一星”事业的艰难与伟大,为“两弹一星”工作者们的奉献精神而深感敬佩。

  经过第一展厅的展示,我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一系列的艰难问题是由哪位或哪些科学家解决的,想瞻仰他们的风采,便来到了“两弹一星”历史人物展厅,在该展厅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科研上的大师,也看到了他们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们很多都是在新中国刚刚建立后,放弃国外优良的科研条件和丰厚的薪水而毅然回国,投身到“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中的杰出学者。

  进入学科历史展厅,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研究所及科研机构的成立。它们大都由从国外回来的科学才俊们所创立,为中国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造就了一批批国之栋梁。

  参观完“两弹一星”纪念馆,大家都收获颇丰。那一个个感天动地的人物和事件使我们震撼莫名,久久不能平静。密林环绕下的这片净土有太多历史,太多感慨。

文:李广浩

编辑:刘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