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窗
科普分享∣从风洞到校园
- 作者: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创建时间: 2022年4月24日
2022年4月2日,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向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捐赠了HB-2标准模型。
1. HB-2标准模型
HB-2标准模型于1959年由Von Kármán Gas Dynamics Facility(VKF,冯·卡门气体动力学研究所)、Arnold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enter(AEDC, 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和Air Force Systems Command(AFSC, 空军系统司令部)三所机构提出,1960年被Supersonic Tunnel Association(STA, 超音速风洞协会)采纳,从而纳入Advisory Group for Aerospa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GARD, 航空航天研究和发展顾问组)标模体系,成为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典型模型之一。
2. 探索传承、守正创新
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建立初期,钱学森和郭永怀布局了高超声速相关基础研究,开启了高超声速地面实验方法和技术的探索之路。之后,高温气动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现已形成了系统的高超声速复现风洞的理论和完整的技术体系。
201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韩桂来、姜宗林等提出大尺度模型分立悬挂式气动力测量技术,突破激波风洞大尺度模型气动力测量难题,并基于国际唯一的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JF-12)分别开展了HB-2标准模型和高超声速飞行器带动力一体化模型测力实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研究过程中,力学所共制作两套大尺度HB-2标模用于不同类型实验,尺度和重量(长3m、底部直径1m、重320kg)均为该模型的国际之最。此次,力学所捐赠的HB-2标模系用于测力系统的静态校准实验模型,由韩桂来、孟宝清等完成结构设计和相关实验。
3. 从风洞到校园
飞出风洞,落脚校园,静物不言,下自成蹊。AGARD HB-2标模将充分应用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科普宣传。走出实验室,走进“两弹一星”纪念馆,是AGARD HB-2标模最好的归宿,它将不断激发中国科学院大学学子在地面造“天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践行航天报国精神,勇担航天强国使命。